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陈喆:轻中度“槽型听力损失”学龄儿童听配能研究
作者:  更新时间:2019/7/9 20:32:44

2019BIAC 听力行业通讯 

2019年6月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北京听力协会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结束。本届大会邀请了来自泰国、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等海内外共56位专家学者参与主题分享,共有39个学术演讲和2场圆桌讨论,20余位特邀嘉宾和代表参会交流。现将学术演讲与讨论的精彩内容整理并分享,希望能推动行业专业发展。


6月9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陈喆博士作了题为“轻中度‘槽型听力损失’学龄儿童的听配能研究”的主题发言。陈喆博士向我们重点详细介绍了听配能概念、主要的瞳孔测量方法以及研究案例。听配能是评估听功能的另一维度,在助听干预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关注。


陈喆,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此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耳科学与听力学的相关临床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老年性聋的听觉生理特点及早期临床干预,曾受邀在美国听力学年会做大会发言,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及多个北京市、北京大学“医工交叉”临床科研项目。目前与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参与“脑计划”相关子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听觉皮层对言语信号及音乐信号处理的时域特征及空间信息、听觉皮层处理复杂声信号的脑网络功能连接状态。


陈喆博士根据这两年认知听力学的研究热点,对轻中度“槽型听力损失”学龄儿童的听配能进行研究。


听配能


听配能(Listening Effort)是指人们在执行听觉任务的过程中,主观支配调动的各种认知资源,如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等。


陈喆博士告诉我们,之所以需要关注听配能,是因为当从聆听者、言语环境、聆听环境三个角度执行听觉任务出现困难时,人们的认知需求就会增加,但当聆听者想要听懂这些东西的时候,动机就会增加,认知需求的增加和动机的增加,就会导致听配能的变化。


此外,由于言语测试结果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付出的努力及日常聆听环境复杂,言语测听结果并不能全面反映聆听时言语感知能力,继而选择听配能。


听配能的认知理论模型来自于1973年提出的单一资源理论模型。输入信息后,大脑会产生一次觉醒,在可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进入大脑的分配策略,根据任务的主要程度、次要程度、难易程度分配不同的认知资源。主动配能和非主动配能在完成任务之后会对任务有一个评价继而进行反馈。


听配能测量方法


听配能测试方法有3类,分别要考量以下内容:


行为测试


反应时间(response time)


正确率(performance accuracy)


生理学测试


脑磁图


瞳孔反应(Pupil Responses )


脑电图


皮肤电传导


心率

功能核磁

激素水平

量表评估

视觉模拟量表(VAS)

听疲劳问卷

利用瞳孔测量听配能

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刺激猴子的蓝斑可以引起猴子瞳孔的变化,科学家注意到蓝斑主要负责调控注意、唤醒、应激的过程,而瞳孔的反应主要与蓝斑的活跃程度有关。


当我们理解信息的时候,认知需求增加,就会激活蓝斑的神经元,这时候去甲肾上腺素就会增加,进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然后使瞳孔扩大。


现在利用瞳孔测量评估听配能的流程如下。


查看瞳孔的基线水平,排除光对他的影响,因为光对瞳孔影响程度是最大的。


开始测试时,给予噪声、各种刺激,提供一段目标言语信息,让受试者回答。


记录开始刺激、结束刺激的过程,以及受试者回答的若干标志和瞳孔的变化。


通过测量①mean dilation ②peak pupil dilation ③peak latency ④post-peak slope,可以得到一个粗略的瞳孔变化波形,通过陷波滤波器去除伪迹,排除眨眼对他的影响,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波形。


其中主要观测的是潜伏期(从基线水平到瞳孔扩大到直径最大的时间)瞳孔扩大的直径、及聆听时扩大的直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从一个点骤降到基线水平或者基线水平以下,可以看做是出现了听觉疲劳,表示该任务难度太大,受试者放弃测试,继而瞳孔不变化。如果任务水平太简单,受试者不努力就可以达到,瞳孔也不变化。


瞳孔测量的优势体现在:


较好的时间分辨率,能监测听觉任务的全部时程。


测试方法简单快捷。


不易受到电场、磁场环境的干扰。


设备便宜、容易开展。


佩戴人工耳蜗及助听器也可测试。


听配能应用案例


陈喆博士分享了国外的一个听配能应用研究案例。


上图的蓝线表示噪声下听配能的变化,红线表示安静环境下听配能的变化,可以看到噪声下瞳孔扩大的直径非常显著,安静环境相对噪声下的瞳孔扩大直径比较小。


行为测试、反应时间和自我评估量表的结果显示,两组结果差异不大,说明在信噪比下降的情况下,虽然正确率和反应时间没有差异,但是瞳孔直径依然有变化。


听配能也可以用于助听器效果的验证。图中两条上扬曲线代表的是行为测试结果,正确率最终都达到了100%。实线部分代表开启降噪功能,虚线是关闭降噪功能,他们最后都能达到100%,关闭降噪的瞳孔扩大直径相比开启降噪功能会增加,但是当言语识别率的结果很接近时,瞳孔扩大的值也有明显差异。


轻中度“槽型听力损失”


学龄儿童听配能研究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9个正常儿童、12个轻中度槽型听力损失儿童。


方法: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噪声下言语测试;两种信噪比环境,每种信噪比测试两组,每组10句,在此期间加上瞳孔监测。


研究结果


黑色是近乎安静的信噪比,这两类儿童的测试结果差不多,但是在噪声下结果则有很大差异。


正常孩子当信噪比下降时,瞳孔扩大并不明显,噪音对他的影响不是很大,付出的努力也不大;而听损儿童在信噪比为-2时,瞳孔扩大非常明显,说明在这一过程中听损儿童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研究结论


听配能是评估听功能的另一维度,在助听干预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言语识别率,还应关注听配能的变化。


瞳孔直径的变化可以快速有效的评估听配能。


对于轻中度槽型听力损失的儿童,提高信噪比可以改善听配能,应尝试鼓励此类儿童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