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课堂
听力课堂
 您的位置:首页 > 听力课堂
弱听人士说的助听器“音质差”,到底是什么问题?又该怎么办?
作者:  更新时间:2023/3/23 11:42:30



相信很多验配师朋友都碰到过弱听人士提到助听器的音质问题。


相反,很有可能是些小问题带来的声音暂时性变化,或是某些聆听环境下的声音强度变化,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排除小故障或参数调整来解决。

今天,就撇开助听器质量有问题带来的音质差,好好说说大部分弱听人士口中的“音质差”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解决。

弱听人士抱怨的助听器“音质差”主要有如下这几个原因,其对应解决方法见如下。


1. 声音不够响

当助听器声音不够响时,听到的声音可能是“弱弱的”,弱听人士往往需要特别集中注意力才能听到、听清楚。

这时,弱听人士可能就会把这种听起来不清楚、费力归咎于助听器的“音质差”。

解决方法 

1)小故障排除:


检查助听器的声传导通路是否堵塞,如麦克风口、导声管、出声口被污渍或耳垢堵塞;

或助听器是否因受潮而声音变轻;

或助听器音量旋钮是否调得太低。

如上这三个问题往往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老年弱听人士。

2)参数调节:

小故障排除后,可对助听器进行参数调节,如视情况调高增益。

2. 清晰度不高

当弱听人士与人聊天时,觉得他人说话字词模糊、不清晰时,可能会把这种语句的清晰度不高归咎于助听器的“音质差”。

解决方法

1)小故障排除:

如上问题1中检查声传导通路是否堵塞,以及助听器是否受潮,并对症进行问题排除。


2)参数调节:


这种字词、语句的清晰度不高,建议可适当增加高频部分的增益。


3. 声音空洞或有隆隆声


戴上助听器后,由于两只耳朵都堵上,对于低频正常或轻、中度听损的弱听人士来说,可能会有听声音觉得空洞、闷,或是有隆隆声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弱听人士误以为“音质差”的原因。


解决方法

1)小故障排除:


检查是否通气孔被堵塞,导致耳道内多余低频能量未排除,建议可疏通通气孔;


对于未开通气孔或通气孔孔径较小者,建议可视听损情况适当增加通气孔尺寸。


2)参数调节:


这种低频听力较好带来的声音空洞或隆隆声,常常出现在弱听人士自己说话时,为堵耳效应,建议可适当降低大声的低频增益。


4. “吱吱吱”的啸叫声


当助听器的声音调的过大,加上助听器外壳或耳模密封性不佳时,耳道内放大后的过多的声音会跑出来,又被助听器拾取、放大。


如此反复放大,就会带来声反馈,即听到的“吱吱吱”啸叫声。


啸叫声也同样是助听器“音质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决方法

1)小故障排除:


检查助听器外壳或耳模是否密封,导声管或耳模是否破损,通气孔是否过大,并对症进行故障排除。


2)参数调节:


在不影响弱听人士可听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助听器的增益,尤其是轻声的高频增益;


此外,建议可在验配软件中重测声反馈测试,检查出哪个频率的多大声会引发啸叫,并对症进行增益调节。

5. 听音乐效果差

我们知道,言语声和音乐声的频响大不同,音乐声的频谱分布相较于言语声的更广。


助听器对于大部分弱听人士来说,主要目的是听人说话,即听言语声。


在听言语声方面,助听器大都能满足弱听人士的需求;但对于爱好听音乐的弱听人士来说,戴着助听器听音乐可能就会觉得效果不佳了。

解决方法

参数调节:

建议可给听音乐单独设置一个“音乐程序”,该程序会针对听音乐进行独立的增益、降噪功能等参数设置。


此外,还可搭配音频传输设备用于听手机、音乐播放器、电视等设备类的音乐。


总结

弱听人士口中的助听器“音质差”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验配师需要多问几句,弄清楚“音质差”到底是不是真的声音质量差,还是只是声音强度变化或其他小故障带来的声音变化。


如是,才能对症排除故障,对症进行调试。


而对于弱听人士来说,爱护助听器,定期进行助听器清洁、保养,也是让助听器保持“好音质”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