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将会导致孩子言语发育障碍,从而引起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单一地说能听到声音不一定能听懂语言,要使聋儿能听到声音很容易,即使有较少残留听力的聋儿,一经助听放大也能听到声音,但要达到能听懂语言并不容易。
听力不好对儿童的影响
1、知觉障碍:听障儿童难以通过声音辨识事物;
2、言语障碍:听障儿童无法理解言语动作与语音的联系,难以获得言语控制能力;
3、交流障碍:听障儿童学习语言困难。难以理解言语内容,很难参与交流;
4、认知障碍:听障儿童难以通过听觉获得有声语言,只能通过具体形象认识世界,不能像健听儿童那样通过语言的抽象作用认识世界;
5、情绪障碍:听障儿童不能通过语言交流满足自身需求,不能理解父母、同伴貌似突然、任性的情绪反应,常常感觉被人控制而不是自主,因而会感到迷惑、愤怒,逐步形成负面的自我印象;
6、教育问题:语言能力低下造成听障儿童难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
7、家长问题:由于孩子存在学习语言的障碍,家长会本能地减少语言输入和交流。发现孩子的异常后,家长常会否认或迷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妨碍孩子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8、社会问题:同家长一样,社会与孩子的互动也会受到影响。
人们的说话声音属于复合音,由低频、中频、高频构成。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或聋人对声音的感受则不同,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只能感受、传递低频的声音,而不能感受中频、高频的声音,所以只能听到声音而听不清在说什么。
聋耳就相当一个滤波器一样,只能听到正常语音的某一部分,但能听清楚声音才是听懂语言的关键,在听清楚的基础上,还要经过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
听障儿童的言语常表现
1、发音不清
可以表现在声母上,也可以表现在韵母上。
声母会出现遗漏,如:
①把“姑姑”(gu)说成“乌乌”(wu),把“小猪”说成“小屋”;
②歪曲,有时会发出汉语语音中不存在的音;
③替代,如,用不送气音替代送气音,把“汽车”说成“技车”,“跑步”说成“饱步”;
④添加,如把“鸭”(ya)说成“家”(jia)等现象。
韵母会出现鼻音化,如:
①发/i/、/u/时有鼻音;
②中位化,如发/i/时舌位靠后,而发/u/时舌位靠前;
③替代,如用/an/替代/ang/,把“帮帮我”说成“搬搬我”;遗漏等问题。
2、音量不当,音色或音质不好
讲话时,要么声音太大,要么声音太小。有的孩子讲话音调很高,有的孩子讲话像是喃喃自语。有硬起音,假嗓音等,让人感觉声带紧张,说话不自然。
3、语调声调不准或缺乏
如:“你为什么打我?”说成“你为什么搭窝”。
4. 句子不完整
听障儿童在表述一句话时经常会漏掉介词、助词、连词等成分,使得一句话听起来不通顺。如,“我和妈妈吃饭”说成“我妈妈吃饭”;“苹果在桌子上面”说成“苹果桌子上”。
5、语流不畅或语速不当
如“爸爸去上班”说成“爸爸去/上/班”,在语句中停顿不畅。
对于婴幼儿来说,听是学习语言最主要的手段。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完全没有任何听觉经验,言语发育从零开始,他们需要更好的听力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没有声音输入或者能听到的语言很少,必定会使孩子无法正常学习语言导致不能开口讲话或吐字不清晰。对孩子来说要尽早进行干预、必要时接受语训练习以便拉近与正常的差距。
对于成人而言,听力损失时间长了,大脑对言语的反应能力会迟缓,就会出现听到了声音但不知道在讲什么内容的情况。这也是听力损失患者得老年痴呆的概率是正常人3倍以上的一大原因。所以同样要及早干预,严防继续恶化。
西宁红十字店0971-8277180 18397113952
青海省 西宁市 城中区 南大街56号助听器(中石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