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触的大部分耳聋患者都不是先天性的,大部分都是外因、疾病造成的听力损失,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耳聋患者是因为常年的工作环境造成的听力损失。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很多职业都面临着听损的潜在威胁。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不断涌现,人们在面对紧张忙碌的工作同时,也忽略了自我保护,我们接诊过的很多听力损失患者就是实例,他们以前的听力是正常的,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已经“身处险境”,最终导致永久性的听损。
什么样的“险境”会如此可怕呢?它们具备两大特点:噪声大和持续处在这种环境下的时间长。一般来说,如果在高于85分贝(含85分贝)工作超过8小时,造成听力损伤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并且,噪声每增加5分贝,人耳能暴露在噪声中的时间就必须减半,例如,噪声强度升高为90分贝时,能在噪声中最多停留4小时,以此类推。由此可见,长期高强度噪声接触,不做噪声防护,会扼杀我们脆弱的耳朵。
01从事与音乐、酒吧相关的人士,例如:DJ、歌手、调酒师、酒吧工作人员等
酒吧的工作环境一般比较吵闹,尤其是DJ接触的噪声非常大,在酒吧工作的调酒师、服务员等也面临者这种吵闹的环境,一般酒吧的噪音能达到110分贝以上,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很容易造成听力的损害。而歌手因为演唱会、经常戴耳机等原因,需要长期接触音乐,容易造成听觉疲劳,也可能造成听力下降。
02矿工、建筑工人、木工等从事建筑、装修等人士
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长期使用开采工具、大型机械、建筑工具等,这些机械工具都有很大的噪音,一般都可以达到120分贝以上。长期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士很容易造成听力损失。必须定时检查听力与做好日常的噪声防护。
03驾驶员
对于大多数机动车如卡车、汽车、货车司机来说,机动车产生的噪声、风噪声都会引起听力损伤,而且随着驾龄增加,听力损失程度也会逐渐加重。风噪声的影响对于驾驶员来说,常常左耳听力损失表现明显,也因不同国家驾驶位置不同而有差异性。因此,对于机动车驾驶员来说,一定要定期做听力检查,配备听觉防护装置如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等,降低听力损失的风险。
04机场地勤工作人员
地勤是飞机起降的引导者,只有通过地勤人员的指引,飞机才能够获得正确的起降方向。可是,他们每天都要忍受飞机起降产生的巨大噪音,数据测量显示,飞机起降的噪音可以高达140分贝,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长期接触如此高的噪音,听力损失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地勤人员要做好防护,可以带上耳塞或耳机。
05园艺工人
我们经常会看到园艺工人们修剪树木,花草,他们的工作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但是他们却要经常面对高达110分贝左右的机械噪音,长期接触这种程度噪音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06理发师
吹风机是理发师和发型师必不可少的工具,数据显示,多台吹风机同时使用,噪音常能达到85分贝,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噪声级别,研究显示,如果暴露在这样大的噪声环境下超过8小时,很可能出现渐进性听力损失,如果噪声越大,在噪声下能够停留的时间将越短。
07口腔医生
一份发表在环境与职业医学的报告表明,口腔医生使用的高速涡轮手机(牙科专用手机)发出的高频率声音(平均6KHz),导致口腔医生暴露在4KHz-6KHz(平均强度70-77分贝)的噪声中有出现阈值提高的现象。而且,惯用右手的口腔医生其左耳有明显听力损失。当口腔医生使用牙科手机在20厘米以上时,产生的噪音均在80分贝以下,当距离在10厘米时,高速涡轮手机(牙科专用手机)、超声洁治时产生的噪声是大于85分贝。因此,口腔医生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08赛车已经是一项非常普遍的活动,不仅能感受引擎带来的快感,赛车手们也会面临震耳欲聋的现象,此时的噪音水平可以达到135分贝。所以对于赛车手这个职业来说,一定要做好耳朵防护措施,才可能会降低听力损失的风险。
噪音导致的耳聋在我们接触的患者中非常多,噪音也是被列为了环境污染的七大公害之一。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能避免噪声,短时间的噪音、比较小的噪音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长期接触比较高强度的噪声就很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了。
建议长时间接触这些高强度噪声的人士,加强听力保护意识,定期检查听力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耳塞、耳罩等保护措施。
西宁城中区南大街56号中石花园助听器 0971-8277180 18397113952